学术动态

浙师大举行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早期两河流域契约文书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开题报告会暨世界文明古国研讨会

作者:张文潇 刘珺怡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5-20

518日下午,浙师大举行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早期两河流域契约文书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开题报告会暨世界文明古国研讨会。课题组负责人、浙师大人文学院教授刘昌玉,课题组成员、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晓莉作开题报告。浙师大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人文学院院长葛永海出席会议并致辞


开题报告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赖鎯燃 摄


会议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黄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拱玉书李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海峰参加现场论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健、国洪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晏绍祥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郭丹彤以线上形式参加论证会议


吕迎春代表浙师大向积极支持研讨会举办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浙师大办学情况以及世界史学科发展情况。吕迎春指出,刘昌玉教授任首席专家获批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浙师大社科领域的大事喜事,也为世界史学科深化特色发展提供了新抓手、新契机。浙师大将进一步完善科研机制,助力项目取得高质量成果。


葛永海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人文学院办学情况和世界史学科发展情况他表示,人文学院将围绕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打造学术特色,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时条件等各方面的保障服务


刘昌玉代表课题组从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等方面对项目作简要汇报。他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零散、专题研究缺乏,项目主要根据契约的类型和内容对公元前三千年的两河流域契约文书进行分类整理、翻译、数据库建设,在此基础上对早期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制度展开研究。项目重点在于探讨两河流域契约的起源、特征及作用。


欧阳晓莉对项目的学科背景、学术意义作补充性汇报。她表示,公元前三千年的契约文书对于把握古代两河流域的基本发展脉络,评估中央与地方、王宫与神庙这两对主要矛盾意义重大。该项目不仅推进两河流域专业领域的研究,并且对于亚述学、埃及学及赫梯学等古代近东文明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晏绍祥建议课题组进一步研究讨论明确契约文献的定义以及分类标准,避免出现文献收录类别不清、内容重复或遗漏的情况同时,建议数据库受众群体的规划目标可从相关领域学者扩展为高校学生群体,及时做好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国洪更建议课题组借鉴古巴比伦时期书吏学校教学契约归类,加强教学契约和生活契约的比较研究。李海峰建议课题组对契约文书的概念及分类标准作更为清楚的划分同时,建议引进计算机等相关领域专业学者,确保数据库的顺利构建。


拱玉书针对搜集、分类、转写、翻译的研究方法提出具体意见,在转写和翻译的过程中避免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重合,产出更为流畅且准确的中文翻译资料,与国外研究成果形成互补。刘健建议课题组加强奴隶制、劳动力、土地和商业问题等方面契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并在总报告中予以体现;同时,在中文翻译方面,引进法学专业学者提升术语规范。李政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具体化课题中的中国力量与中国特色,摆出中国方案与中国视角;同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前往伊拉克实地考证,参与发掘更多一手资料。


黄洋总结发言中表示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论证充分,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清晰,实事求是,充分肯定了课题CDLI(楔形文字数字图书馆)的国际合作。同时,进一步建议课题组提升历史文献翻译的准确性,增加相应注释和说明。


刘昌玉充分认可与会专家提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指导意见他表示,课题组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发挥课题组成员的学术专长,吸纳更多专业性人才,集体攻关,保质保量推进该项目研究工作。


会上,吕迎春、黄洋为8181801威尼斯登录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成立揭牌。


8181801威尼斯登录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揭牌仪式。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赖鎯燃 摄


会后合影。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赖鎯燃 摄


浙师大世界史学科创建于1956年,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得全国首批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先后汇聚了王加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逐渐形成了一个在国内有影响的学术群体,在非洲史、美国史和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等领域特色鲜明、成果突出。



编辑:张文潇